—专访文学院教授安来顺
起于热爱持以恒心
不论是在博物馆中探索“文化之美”
还在大学课堂上传递“育人之心“
他始终保持对历史的情怀
对人性的敏感
心怀敬畏诚恳求索
潜心耕耘四十载
他是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安来顺
2020年12月10日,作为首个全球性的博物馆研究与交流机构,国际博物馆协会国际博物馆研究与交流中心落户上海大学,研究中心负责人由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安来顺担任。
那一天,距离安来顺正式成为上海大学特聘教授不过11个月的时间,但距他踏入博物馆学的大门已经整整40年之久了。40年来,从一个把博物馆想象成“装着很多宝贝的漂亮建筑”的高中毕业生,到在国内外博物馆学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安来顺教授见证并推动了博物馆学这一新兴学科的发展与壮大。
国际博协研究与交流中心及其背后
国际博协研究与交流中心目前是国际博物馆协会旗下唯一的全球性的博物馆智库,其成立是上海大学近年来在博物馆学领域推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国际化的重要举措。国际博物馆协会是全球博物馆和文化遗产领域规模最大、最具权威性的国际组织,拥有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万会员。安来顺教授从1986年起代表中国博物馆界与国际博协开展交流与合作至今,目前他仍然是这个重要国际组织的两位副主席之一。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各行各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作为公共文化机构的博物馆也无法幸免。而在疫情和后疫情时代,如何才能让博物馆重整旗鼓、焕发生机,推动其更好地向公众开放资源、提供文化服务,如何才能促进博物馆领域进一步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成了安来顺教授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安来顺教授参加2019年国际博协京都大会
早在2010年至2013年期间,安来顺教授就曾推动国际博物馆协会国际博物馆培训中心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建立,并成功运行了近8年,该培训中心被誉为中外博物馆在专题性和专业能力建设方面务实合作的成功典范。这段经历,让安来顺萌生了在中国再推动建立一个国际智库型、侧重于系统教育的国际博物馆中心的想法。北有故宫博物院侧重实务性、专题性的国际博物馆专业能力培训中心,南有上海大学侧重科研性、系统性的国际博物馆战略研究和学历教育基地,共同致力于中国博物馆走向世界,同时为世界博物馆学的发展作出中国的贡献。
安来顺教授深知,让想法落地有许多困难要克服。不出所料,这个想法一经提出,国际上一些带着有色眼镜的人便质疑,而面对这些质疑,安来顺教授没有退缩。“从客观上说,中国抗击疫情的成就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中国博物馆界在应对疫情带来的挑战时采取的行动也值得全世界借鉴,”安来顺教授提到,“中国在疫情期间的努力是回应这些异议最有力的回答”。上海是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这一研究与交流中心在上海建立,不仅符合上海的城市发展定位,也符合它的文化品位。作为上海市属高校,开放、包容、面向国际是上海大学的特色,而且上大还是国内最早设立博物馆专业的高校之一,近年来更是充分发挥了综合性大学的优势,汇集了众多博物馆理论研究、博物馆管理研究的专家、学者,在考古与文博领域取得了不少重大突破。
安来顺教授悬挂国际博协研究与交流中心牌匾
对于国际博协研究与交流中心未来的发展,安来顺希望它能成为一个“合作共赢”的平台,“在我的期望中,它首先是一个解决全球有关博物馆和文化遗产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制定相关政策的智库,成为一个汇集全球优秀专家、学者的高地,为中国,也为世界其他的新兴国家培养高层次的文化遗产和博物馆的管理人才;其次,我希望它能推动上海大学接触国际文博领域的前沿问题,帮助上海大学在国际文博领域中找到属于它的位置。”
博物馆要重视特殊群体的文化权益
2021年3月4至5日,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作为文艺界的全国政协委员,安来顺教授在会上提交了“加强资源整合,提升博物馆、美术馆为老年人和残疾人观众服务水平”的提案。
安来顺教授认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是高还是低,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社会中的人们能在文化需求的满足上享有平等的权利。一个国家是否文明、现代化,永远体现在它对弱势群体、对特殊群体的关怀程度上。”
安来顺教授在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分组会上作专题发言
我国人口老龄化呈快速发展态势,“那么多老年人,除了打麻将、跳广场舞,他们还应该拥有更丰富的文化活动,”安来顺教授谈道,“老年人喜欢怀旧,而博物馆恰恰是最适合怀旧的地方。作为文化记忆空间,博物馆能够让他们想起青春燃烧的岁月,在那种状态下,他们的心态会变得年轻,也会找到更多对生活的信心。”
安来顺教授(右6)参加全国政协“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双周协商座谈会”
除老年人群体外,我国还有数量众多的残疾人群体,如何更好地为这类群体服务是博物馆面临的一大挑战,安来顺教授认为,“这恰恰能体现我们的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对人的关怀”。通过整合政府、业界、公益组织、社区团体等可利用资源,联合行动,针对特殊群体的需求建立服务机制,让他们感觉到被尊重、被关怀,提升幸福感,让博物馆成为一个向社会敞开胸怀的、充满人文情怀的机构。
安来顺与同样来自上海大学的全国政协委员奚美娟教授、曾成钢教授
士先器识而后文艺
从1980年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博物馆专业算起,安来顺已在博物馆学领域深耕了40余年。除了国际博协副主席和全国政协委员,他还曾长期担任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博物馆》杂志主编,现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博物馆学科主编,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兼职教授,浙江自然博物院理事长。他曾担任中国农业博物馆事业发展部主任、研究馆员,国际友谊博物馆副馆长,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副馆长,北京鲁迅博物馆副馆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二级研究馆员等职。安来顺教授说自己是“幸运的”,因为博物馆让他有了能数十年从事同一项热爱的事业的机会。20年前从欧洲留学归国时,许多人选择了转行,但因为对博物馆的情有独钟而放弃了尝试其他领域的机会,安来顺教授“一直都在博物馆领域里,从来没有离开过”。
安来顺教授参加《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博物馆学科编辑工作会议
1962年出生的安来顺教授,正在思考和规划着今后的事业。“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觉得自己需要沉淀下来,回顾、梳理、思考自己做过的事、走过的路,然后把自己的一些体会告诉学生。我希望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喜欢。”来到上海大学,是他为实现自己这一目标做出的重要决定。“博物馆专业的发展,离不开三个核心支柱,这三个支柱缺少任何一个我们的学术研究就失去了基础:一是在理论指导之下的实践;二是可以指导实践的理论;三贯穿于实践和理论研究始终的职业伦理和道德,”安来顺教授始终认为,“做研究也好,教学生也好,不能脱离这三个支柱。”
安来顺教授在为研究生授课
秉持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原则,安来顺教授经常把课堂搬到博物馆和纪念馆里。在一次给新生上专业研讨课时,他带着学生来到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我原来很怀疑,对那些离我们远去的历史,我与年轻学生之间是否能有共同的语言和感悟。但事实告诉我,对于那些真正打动他们、触动他们心灵的历史,学生们内心的感悟远比表面上看到的要深刻得多。这些年轻人内心深处对历史的情怀和对人性的敏感让我很感动。”
在安来顺教授看来,博物馆同时运行着两个系统,一是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二是理解这些文化遗产的今人,学博物馆专业的人需要有一种“对历史的情怀”和“对人性的敏感”,因为这样“你才会对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怀有敬畏之心,才会对观看这些文化遗产的今人怀有关怀之心”。
“先做人,再做事,做学问又何尝不是如此?”安来顺教授说道。
青年寄语
我觉得当下的青年师生,尤其是学习历史、文化相关专业的人,首先要做个正直的人,我们应当本着一种对历史负责、对今天负责的态度,做一个诚实、诚恳的人。
其次,我觉得我们的年轻人要学会坚持,无论是高校教师也好,我们的青年学子也好,在成长、成才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没有任何事可以一蹴而就,一定要有坚持下去的毅力。
最后,不要去羡慕任何人,每个人成功的背后都有你所不知的努力和付出,所以不要去羡慕别人,做好自己才最重要。
记者手记
采访之前,我在网上搜索了很多关于安教授的资料,看着那些文章和采访视频,想到自己将要与一位接受过不少国家级主流媒体采访的专家学者对话,我不免有些惴惴不安。在国际博协研究与交流中心与安教授会面,他给我的第一感觉就很亲切。他身材高大,穿着衬衫西裤,脸上始终挂着温和的微笑。
两个小时的采访期间,我们谈了很多,从他年少时期对博物馆的憧憬,到国际博协研究与交流中心的筹备和落地,他的语气始终慢条斯理,但他的眼神却一直闪烁着光芒。
安教授说他是幸运的,能一辈子坚持自己所爱,而对于他的学生和采访他的我而言,能聆听一位长者言其一生所爱的事业又何尝不是我们的幸运呢?
安来顺教授与学生记者合影
栏目策划:上海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学生记者: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戴晓军、王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