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   |  校历   |  邮箱


不忘初心:育人是永远的热爱

—专访上海大学机自学院研究生辅导员王佳寅老师

来源党委教师工作部    文章发表日期:2021-7-16

她长期深耕一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聚焦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调研,近三年主持校级研究生思政课题4项,撰写相关论文和调研报告5篇。在工作中善作善为,以协同育人“三聚力”工作法推进三全育人改革在研究生思政领域的内容拓展、方法创新和路径延伸 ,切实提升工作的亲和力、融入度、针对性和实效性。她连续七年担任学院研究生就业专职人员,疫情之下更是不畏艰难、逆行而上,实现了院系研究生就业量的保证和质的提升,荣获2020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工作者。她就是研究生辅导员王佳寅。

王佳寅

王佳寅,中共党员,教育学本科背景,北京师范大学法律硕士,2013年起担任研究生专职辅导员,现任机自学院研究生党建中心暨研工办主任,博士研究生专职辅导员。

第一眼看到这位圆圆脸、亲和力十足的老师,很难相信她已入职7年半。王佳寅老师脸上的笑容更像是初入职场、满怀憧憬的新人,但实际上她已经在学生工作领域颇有经验。

热爱:认准了就会坚持 

谈及为什么会选择教育行业、为什么会选择上海大学,王佳寅笑着用“缘分”两个字概括,“我是认准了就会热爱的人”、“我觉得教育行业挺适合我的。”学生工作往往是琐碎而复杂的,虽然看起来处理的都是一些日常工作,但实际上充满了挑战性。比如学生困难情况的解决、危机事件的应对,王佳寅说自己不喜欢一成不变,她乐意接受挑战,喜欢解决问题后的成就感,并且能从过程中汲取力量。

正是这份热爱,使王佳寅始终坚持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下,立足学科特色和研究生特点,做符合国家和社会需要及研究生成长成才需求的思政工作。她所带的研究生中有两位先后两年入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被新华网、人民网、中国大学生在线报道。其中肖宇龙同时荣获上海市大学生年度人物,并登上《周末开大课》特别节目的舞台,讲述科研报国的不悔初心和使命担当。

育人:最骄傲的事是真正帮助到学生 

王佳寅在接受采访时,反复提到的一个词是“育人”。当被问到获得过的奖项中最让她骄傲的是什么,王佳寅谦虚地说自己并没有太多奖项傍身,但如果要让她说一项,她觉得是“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工作者”。选择这个奖项并不是因为这是一个市级奖项,而是因为它代表着对自己在抗击疫情中帮助学生顺利就业的肯定。在2020年疫情下的春招期间,面对100多名湖北籍、经济困难等重点帮扶毕业生,她尽职尽责,帮助学生修改简历、指导求职、推荐岗位等,做了大量细致入微的工作。她说:“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一定会打开一扇窗。”虽然受疫情影响,很多传统企业面临危机,但也有很多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会,她鼓励学生积极投递这些新兴企业。在她的努力之下,在疫情后就业最困难的一年,机自学院500余位研究生实现了百分百签约就业。“本着初心,又被肯定,这个奖项好像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

王佳寅认为,所谓“育人”,不只是老师作用于学生,而是在这个过程之中彼此都有成长。每每和学生谈心,听到一些学生遇到的困难处境,她都能感同身受,并设身处地地为学生解决问题。她说要真正热心地服务、引导、围绕学生,影响不是一句话、一个动作就能形成的,而要将其化于学生工作的一点一滴之中。

专业:为人师表需要不断增强专业能力 

除了热爱工作、热心为学生服务,王佳寅强调为人师表,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才能真正令人尊重和信任。在采访王佳寅老师的学生时,学生提到王老师最令他印象深刻的就是在去年疫情期间,由于上海疫情防控的相关要求,学生回校办理毕业手续面临着诸多不便。王佳寅牵头发放线上调查问卷,针对学生最急切、最需要、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与相关部门积极联系、沟通,确保返校毕业生当天就能办完所有毕业手续,极大便利了外地返沪毕业生。

在辅导员岗位工作7年半的时间里,同事们都非常赞赏王佳寅老师的统筹协调能力。曾经有段时间,由于学院人事调整,研究生思政工作暂时只有王佳寅一人承担,党、团、研等担子都压在她一个人身上。尽管如此,王佳寅勇于担责、善于履责、全力尽责,高标准、零差错完成研工口各项事务,获得了校院两级相关部门的一致肯定。

在处理日常事务之外,王佳寅还在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不断钻研。身处导学关系紧密的工科学院,她目前正在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希望自己能在优化导学关系、营造良好师生氛围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青年寄语

这是一个焦虑的时代,在内卷重压之下,大家都在被推着往前走。青年人不用惧怕放慢步伐,走得慢不重要,重要的是将自己的研究与国家的需要、时代的大局结合在一起,不骄不躁,不急于求成。

记者手记

在采访王佳寅老师的前一天跟她取得了联络,仅仅只是微信上简单的几句交流就让我消除了初次采访的焦虑。由于需要从延长赶到宝山进行采访,王佳寅老师贴心地将时间从九点改到了九点半,“这样你们可以坐九点的校车,更方便”。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的细心与周到就体现在这样的细节之中。在采访王佳寅老师的过程中,她表现出的亲和力、精准的表达能力、对工作的热爱与自信都让我惊叹。看着王老师笑意盈盈的娃娃脸,或许,能够在热爱的岗位上不断实现自我价值是人生一大幸事吧。

栏目策划:上海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学生记者: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范杰、李桂童

@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