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   |  校历   |  邮箱


她说, “愿同学们心中有汪洋大海,专注地做好自己”
                                  ——寻找“她”力量:文学院张萍
 
来源上海大学工会妇委会  文章发表日期:2020-12-10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研究生导师,既是科研的领航者,也是人生的引路人。研途求知,最幸运的是学有良师,启行明智。

上海大学第七届研究生“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评选系列活动开展以来,选树了一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导师典型。为此,我们推出“我心目中的好导师”栏目,带大家一同领略“宝藏”导师的育人风采。

今天,让我们一同来认识上海大学文学院的张萍老师。

她诲人不倦,专注传道授业解惑

她满腔热情,潜心育人启行明智

她以仁爱之心温润学子

她说,“愿同学们心中有汪洋大海,

专注地做好自己。”

导师简介:

张萍,上海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汉语史词汇、语法研究。主持国家社科青年项目1项、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1项、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1项、上海市语言文字水平测试中心科研课题2项。出版专著《汉语“以”之研究》《〈墨子〉特殊语言现象研究》。在《语言科学》《语言学论丛》《当代修辞学》《励耘语言学刊》《语言研究集刊》《中国语文通讯》《上古汉语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被评为2015年上海大学“蔡冠深优秀青年教师”,2020年上海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获得2015年上海市首届大学语文教学比赛二等奖,2017年第十一届上海大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二等奖。

“吾龄沙龙”——独特的第二课堂

“吾龄沙龙”是张萍老师开展的第二课堂,取自当时中文系导师办公室A楼503室谐音为名,同时也寄寓与学生亦师亦友、共同成长之意。沙龙从线下延续到了线上,由最开始的QQ群一直到现在的微信群,群里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已达五十余人。该群是大家日常交流的平台,张老师经常在群里分享论文资料、研究方法、选题思路等。

她的学生告诉记者,“张老师是个很随和的人。”针对学生思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张萍老师总会及时给予关心与引导。每周见面,在讨论学习近况、答疑解惑前后,她总要问问大家生活各方面的情况。当学生生活中出现状况,或情感上遇到困惑、或实习就业遇到困难,他们会第一时间想到找张老师聊一聊,“说到需要拿主意的地方,导师总会停下手头的事,认真地给出自己的意见。”

在学术上,张老师又非常严谨。她以自身的学术态度和学术眼光指导学生应该如何读书、逐步开展学术研究。她鼓励学生多读书,指导同学们在听课、读书中提出问题,及时查阅资料,尝试撰写小论文;她还会帮助学生修改小论文,从语料分析到论证逻辑,从篇章布局到表述规范,都给予细致指导;积极鼓励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在自己的各级项目课题中,鼓励研究生加入,为毕业论文的开展奠定基础。

从课内到课外——线下线上共建课

自2012年秋季学期以来,张老师持续探索改进“3+1”的教学模式,打破“课堂即课程”的限制,将课程从课堂延展至课外,从有限的学时延展至无限的平时。依托网络教学平台落实课外教学,配套“古代汉语”课程布置平时阅读原典的任务,设置专题讨论区,鼓励学生在研读中提出问题、分享资料,启发学生在讨论中互助互学,共同进步。

近5年来,张老师每门课程都会组建课程微信群,以便平时及时沟通课程相关信息,解决学生们课外学习时的疑问。同学们也在课程微信群中交流分享学习资源、学习技能,增进彼此间的了解与熟悉。

通过线下课堂、线上研讨共同构建一门课程的课内、课外教学,大大拓展了课程的容量,让同学们在学习中养成学思结合、讨论分享的学习习惯,不断增强独立学习、持续学习的能力。

张老师的讲解引人入胜,启发学生思考。她上课热情投入、收放自如,很多有志于从事教师工作的同学从听课中获益良多。张老师也非常乐于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分享给每一届有志于从事教师工作的同学,帮助大家提高授课技能。毕业后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学生们,在工作中遇到专业问题,还经常来找张萍老师探讨。

由小处着手——追根究底的科研精神

张萍老师将自己的科研思路总结为:“读书有疑,追根究底,渐通广思;深耕细作,人我分明,有所创新。” 针对发现的问题,不忽视,不放弃,一定追根究底解决它。

她常常对具体小问题进行辨析,从检索相关研究,到分析问题症结,到进一步搜集材料,论证推理,初步得出自己的结论,再以小论文的形式整理思路,解决问题。她建议学生日常勤思勤写,“这种研究训练有两大好处,一是打磨训练研究思维,二是积累培育研究思路。对小问题的探讨与积累,不断推进,渐而由小见大,思路大开,并提升至更好的研究课题。”张老师说道。

结合张萍老师所做的汉语史研究,所谓“深耕细作”,主要是对语料语例进行细致辨析,不断追求基于语言事实的语言规律;忌“人云亦云”,坚持自己的学术敏感与判断,对一些看似“没问题”却含糊笼统的问题作出独到而有力的阐释;“人我分明”,什么内容是参考他人研究,什么内容是自己创新,行文表述清晰,引文注释明确,这是学术规范最基本的自觉。张老师认为,在学术研究中,做到这一点,既是对已有研究的尊重,同时也是在相应领域凸显自己创新的基础。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张萍老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科研的主要指导者,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引路人。“吾龄沙龙”不仅将课堂搬到了沙龙,也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吾龄沙龙,与学生共成长。

导师寄语:

生活中会慌张,会焦虑,愿同学们心中有汪洋大海,“澄之不清,扰之不浊”,专注地做好自己。《论语》里有一句“士不可以不弘毅”,所谓“弘”,拉开弓弦一松手发出响亮的声音,引申指心胸宽广博大。弓声响,力量强;器量大了,力量就强了。雅量与毅志是相辅相成的。风浪有时,纷扰有时,“士不可以不弘毅”,愿与大家共勉。

@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