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   |  校历   |  邮箱


扎根上大 教书育人

                                                         ——专访生命科学学院陈付学教授


来源:党委教师工作部    文章发表日期:2020-12-4

陈付学

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攻神经分子生物学方向,主持或以主要学术骨干参加了科技部“973”、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委重点创新项目、上海市农委攻关项目多项。

荣获 “上海大学优秀青年教师”、“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称号。

传承师德 心怀热爱教书育人

1999年,陈付学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毕业,来到上海大学任教,开启了自己的教学生涯。不久后,他到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从事细胞与分子生理学博士后研究工作。在那里,他认识了对自己今后的教研工作影响深远的导师——姜淳。“姜老师一直鼓励我往前走,好好读书、好好做研究、好好教学。”在陈付学看来,人的一生总是要不停地进步。青年人正处于“半山腰”的位置,不去努力就永远也不会知道“山那边是什么样子”。他很反对学生抱有“得过且过混毕业证”的心态,“人一生的经历是非常重要的。趁着年轻多去尝试,不要把自己局限住。不然老了回想起来再后悔也无济于事。”

作为一名老师,陈付学获得过“上海大学优秀青年教师”、“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等称号。这些荣誉即是他热爱教育事业的直接体现,也是对他在教育事业上作出贡献的重要肯定。

在科研方面,陈付学竭尽所能为学生提供条件。2005年,一名叫杨洋的大三学生来到陈付学的实验室,“你可以提出自己的研究想法,只要能在我们实验室实现,或有一点新意,我都会支持。”在他的鼓励和支持下,这名学生在本科期间就在SCI上发表了文章,并继续读博,并最终在高校任教。

大学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形成时期,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加以引导。在课堂上,除了把课程教好,陈付学还会以自己的经历去教育学生该怎样与同学交往、与老师交流、怎样对人生进行规划……任何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自己的前途。“大学生在没有武装好自己之前,踏出校门要慎重,如果没有考虑清楚,那我建议你应该继续读书。从本科生到硕士再到博士,我就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陈付学说。

教书育人是方方面面的。陈付学不仅严格要求学生的学业,也会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有所照顾。在他看来,除了要遵循师生平等的原则,老师还要关心爱护学生。“在工作中,陈老师对学生的培养很上心。每周都会开组会讨论科研进展及计划。而在生活中,陈老师更是对我们有所照顾。”他的学生这样说道。前段时间,陈付学的一位学生身体出现状况,需要做一个小手术。陈付学知道后,嘱咐学生不要担心实验室的工作,安心把身体养好。此外,他也非常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尤其今年因为疫情,很多学生的科研进展不是很顺利。针对这种情况,陈付学经常与学生交流沟通,就科研、生活、就业等方面给予自己的建议,帮助学生排解压力,并积极地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帮助,比如提供对口的科研院所、医院的工作岗位,了解特定岗位所需技能后为学生提供相关条件进行学习等等。

扎根上大 为学校建设添砖加瓦

陈付学在上海大学已将近二十个年头,其中近十年的时间都是在学校发展规划处工作。“我对上海大学是有着深厚感情的!”陈付学说,“我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这里。”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作为分管本科生教学的副院长,陈付学负责将学院的相关教师组织起来,保证学生的网课和考试顺利进行。

上海市政府高度重视上海大学的建设与发展。2017年,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陈付学参与并执笔撰写了由上海大学发展规划处牵头、各学院的教授们共同完成的高水平大学建设规划。该规划为上海大学的学科建设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现在,作为生命科学学院的一名老师,陈付学认为:“把教书育人的工作做好,把学院本科生教学的工作做好,就是我能够做的贡献。如果每位老师都努力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我们的学校肯定会越来越好。”

学者情怀 关注社会弱势群体

根据《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Ⅲ》的调研结果,中国自闭症发病率达0.7%,目前已有超1000万自闭症谱系障碍人群,其中12岁以下的儿童约有200多万,而现在并没有有效的药物能够对其进行治疗。陈付学主攻神经分子生物学方向,儿童自闭症分子生物学机制是其近几年一直在研究的课题。陈付学的研究团队与几个自闭症康复中心取得联系,在符合相关规定与征得父母的同意后,将患有自闭症的孩子进行基因组测序,获得突变基因后再进行筛选,并通过对小鼠的干预,尝试找到帮助治疗儿童自闭症的方法。儿童自闭症的绝大部分基因突变都是因人而异的,很少有共同的致病基因,这就导致研究进行起来比较麻烦,花费资金较高。虽然研究进行得比较困难,但陈付学认为他们的研究很有意义,值得继续做下去。

最后,陈付学教授不忘嘱咐青年教师,要沉下心来教书、做研究,不能浮躁。很多困难都是暂时的,要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青年教师要统筹好各方面的事情,注意身体健康。

记者手记

非常有幸能够采访到陈付学教授。在采访之前,陈教授一直在积极协调自己的时间,配合我们的采访。在采访过程中,陈教授为人随和、平易近人。感觉和陈教授的采访更像是一次学习,全程轻松愉快,收获很大。陈教授“办法总比困难多”的积极乐观态度与刻苦钻研不停进步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本文记者专访陈付学教授

栏目策划:上海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学生记者: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侯佳欣

@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