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张祖健
来源: 党委教师工作部 文章发表日期:2020-5-20
“要是考不了大学,我就得永远在工厂里当工人。”
1979年的夏天,张祖健被复旦大学分校中文系录取为当年新生。自此,他离开了工厂,告别了工人身份,踏上了全新征程。
一晃眼就是40年。
回顾过往,张祖健自我总结:“我一直兢兢业业,未敢辜负人生给予我的学习机会。”如今,张祖健虽已退休,但仍受邀上课,延续着他与上海大学的故事。
心系上大 不辱使命
“我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
1977年深秋,恢复高考成为改革开放第一声春雷,许多人的命运就此彻底改变。
1978年,张祖健还在上海静安区凯乐无线电厂当工人,由于才干突出,他被借调到街道文化站当干事。当时,街道办事处宣传部门来了个军队转业干部,他答应放张祖健报名考大学,这才有了之后的十月寒窗,如愿以偿。
本科期间,张祖健与同班同学们远足
1983年本科毕业后,张祖健留校工作。同年,复旦大学分校被整合到上海大学,他担任当年文学院中文系新招文学本科班的指导员。约于1984年,张祖健在翁世荣(曾任上海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主任、文学院代院长)的指导下,发表了第一篇长文,这对他“后续文章的发表有很大的鼓励作用”。
随后,张祖健便受邀赴北京参加“21世纪文艺领军人才学习班”。1986年,他获得第一届上海文化艺术奖中的评论奖,紧接着,被召入上海文联成立的上海文化理论工作委员会,个人研究定位是曲艺艺术文化。1990年前后,张祖健被任命为上海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副主任。
1992年岁首,经时任文学院副院长的吴欢章教授推荐,由张祖健来筹办广告学本科专业。身担重任的他不敢马虎,“开始了一段非常辛苦的工作”。
1996年,张祖健陪同钱伟长老校长到北京人民大会堂,签订中日广告教育合作协议,从而开启了上海大学广告学系与全球最大的单体广告公司日本电通株式会社的合作。他作为该项目负责人,主持每年的教师赴日进修与日本讲师团进系讲课,直至2004年项目结束。
据张祖健介绍,在这一阶段,广告学专业发展优势明显。师资方面,广告学专业的主力教师都接受了日本电通株式会社专业的、系统的培训;学术方面,他所带头的中国品牌研究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
2004年,时任广告系系主任的张祖健正在给学生颁发毕业证书
2000年,经过甄别,张祖健被教育部同日本电通公司选为中国六所高校中研究中国品牌的学者。这是对他学术能力的一次肯定。“作为高校教授,起码的‘标准’,是在自己宣称为研究领域范畴,出版过专著,发表过重要论文,我均达标了。”
教有独道 淡泊名利
“我活得比较理智。”
从读书到工作,张祖健从不因追求名利迷失自己。比起名和利,他更注重个人实干。“我获得了学习的机会,不光是自己受益,我还想着受益后要回馈。”
作为一名老师,张祖健把学生视为“回馈的直接对象”。他希望“把自己能够拥有的学习能力回馈到渴望学习的下一代人身上”。他曾在个人微博写道:“有些重要著作,早读了,我的学生也受益。”
2004 年,张祖健辞去广告系系主任职务,专心教学。从教期间,张祖健先后获得过上海高校优秀青年教师、上海市园丁奖、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称号。
谈到对青年教师的成才发展建议时,张祖健表示:“立德为先。师德是天道、是天条。”他进一步说道:“要真正做到以德教化人、以德影响人,是非常难的。”
2004年前后,张祖健率研究生在浙江台州同农业合作社负责人们座谈
张祖健回忆有次去黄山,看见黄山挑夫从山底下把矿泉水、橘子等一筐筐地挑到光明顶上的商店。挑夫告诉他,从山下挑到商店一斤只赚一块钱。张祖健颇有感慨:“那挑夫挑一筐大概是80斤左右,相当于要走两三个小时挣这80块钱。我的学生交的学费要是家长这样赚来的,我上课拿他们的学费,我手会发抖。如果我在课堂上混,就实在对不起这些家长!”
黄山之行对他的教育之道影响深远。他常说:“当老师的要有良心。”那些挑夫的身影至今仍在提醒着他,要做到不愧于学生,不愧于他们背后辛勤付出的家长。
为了肩负起这份责任,张祖健用赤诚之心对待每一位学生,以严谨之态对待每一次教学。在去年冬季学期开始前,他连续一周修改本科课程《品牌研究》的教学大纲,例如把网络文娱列入案例研究序列。此次修订的大纲接近一万字。
张祖健与新闻传播学院的研究生们合影
“增负”是他课程设计的一个关键词。他曾对美国高校的课程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学生在课堂上不仅仅是听课、学习,更主要的是接受训练。由此,他反思和调整了课程安排,增加了对学生的技术训练量。“人文课程只讲知识,不讲技术是不行的。”他补充道,“没有技术支撑的知识,是没有操作性的。”
张祖健眼中的“教学”不局限于向学生传授自己“已经储备的现成知识和技术”,他更倾向于准备好研究技术,同学生们一起开始研究进程。“如此一来,师生之间能够产生学习同感。”
2013年,张祖健的《品牌研究》课上,学生正在讲解随堂作业
从课堂到课后,张祖健都与学生保持密切的交流沟通。据其学生描述,在课程微信群里,他不仅会对学生们的课题一一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指导,而且会同学生们即时分享自己的生活感悟、学术思考。
2015年,张祖健同学生讨论毕业论文
“我跟学生相处时非常直率。”张祖健坦言,“我会毫不客气地指出学生哪里不对,但学生会知道我是善意的。”平日里,学生们都亲切地称他为“祖健爷爷”,因为“很多时候张老师对我们的关心胜似亲人”。
2018年,张祖健在新闻传播学院毕业典礼上为学生们上“大学里的最后一堂课”
目前,国家对教育的投入日益增大。张祖健认为每个教师都应该抓住这个机遇,建设大课程,打造金课。他进一步解释称,所谓大课程,指“观宏握微,有基础知识,有前沿技术,且有全国同类课程优势的课程。例如研究性的质性传播课程。”而所谓金课,教育司司长吴岩将其归结为“两性一度”,即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课程。
2019年1月8日,张祖健为重返母校的校友们讲课
学术严谨 行健致远
“在我看来,每个人都是我的老师。”
一路走来,张祖健脚踏实地、潜心学术,期间得到过许多人的支持、鼓励和引导。他回忆,有些人是直接给予他莫大帮助,而有些人则是通过行动、细节间接启发了他。
张祖健出生于艺术世家,从小便有机会接触到许多艺术家。“我清楚地看见,一名真正的艺术家是如何炼成的。别人在睡觉他们在练习,他们的艰辛是难以想象的。”在如此艺术氛围的感染下,他深知“只有十分的投入才能有十分的收获”。“很遗憾,我从他们身上学到的东西无法用言语完全传达给我的学生。”他说,“只有亲自感受过、亲眼见过,才知道人竟然还有另外一种活法!”
在当吴欢章的学术助手期间,张祖健常到各地出差,参加各类学术活动,见到了艾青、臧克家等大师。同时,也发表了很多论文。“我当时的进度大概是十天可以写一篇一万字的论文。”
从家庭到学校的教育,促使他树立了“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的坚定信念。他认为做学术有“三做”。“第一,做优势;第二,做优势的累积;第三,在优势累积的基础上做全国性的学者。”这份信念始终支撑着他,超越一个又一个自己设立的“坐标”,成为所处研究领域的代表性人物。
2013年,张祖健应邀在海南电视台作“广电品牌建设”的报告
张祖健的学术研究不限于中国品牌研究,还包括中国曲艺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不一样的知识体系、思维逻辑给他带来了更广阔的视野。通过长期的学习与研究,他已将不同的研究领域打通,它们互相启发,并在教学过程中互相结合。
2016年10月17日,张祖健在评弹作家胡磊蕾原创文学研讨会上发言
在不同领域的学术研究中,张祖健都会用到“两大法宝”。
一是找资源。在他看来,“学术上的进步是靠资源来支撑的”。他以“就像两只脚插在曲艺的土壤里面”来形容自己在中国曲艺研究方面的资源积累。“资源保证了我能够敏感,而敏感是学术研究的必需。”
二是抓基本研究技术。“不同方面的基本研究技术大体上是一样的。”。因此,他把“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这三项基本功打得很扎实”,为从事不同研究做好铺垫。
此外,张祖健还时刻关注与掌握前沿,包括国家前沿、学术前沿、行业前沿、技术前沿。他常告诉学生要有发现前沿的眼睛,并与学生一同探讨前沿问题。他认为,对“前沿”的准确界定是关键。例如技术前沿,“当流行一个新词的时候,要注意,这个词成为社会普遍的知识的话,非常有可能它是技术的末端,已经过时了。倘若盲目去追逐,等到学成之时社会可能已不再需要。”
2019年4月18日,张祖健在新中国评弹的开拓与回顾——《吴宗锡评弹文集》出版座谈会上发言
在他看来,每个人都应该认真思考——当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国力开始爆发的时候,我们如何借助这一重要的发展契机,进一步为国家做点什么?
寄语青年
有坐标才能进步。关键在于,坐标要清楚。希望你们明确上大、复旦、交大等同专业学生的优势坐标,了解他们在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努力去超越他们。青年学子们,比别人更辛苦地学习吧!
2016年,上海大学12级广告班学生穿着他们设计的印有张祖健头像的体恤,与他合影
记者手记
在我等待张老师接受采访时,当时已经下课,但没有学生离开。张老师站在学生们座位旁,与他们一起讨论课题,专注又亲切。虽过去常听身边广告学专业的朋友们提起“祖健爷爷”,但第一次与其面对面交流,不免有些紧张,生怕采访不够专业。
在采访过程中,张老师直言不讳,我提的每一个问题,他都耐心地作出回答。同时,他旁征博引,对当下一些热点问题、前沿问题进行分析,令我受益匪浅。最打动我的,是张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和做法。当他讲述黄山挑夫的故事,当他讲述自己同学生的故事时,当他说出“不负学生”这铿锵有力的四个字时,我几度湿了眼眶。
后来他告诉我:“为什么会如此认真地教书?因为我们这一代人,当年,被大学改变了命运。”作为受益者能够坚定回馈他人的这份信念,我认为是极其难得的。岁月考验了他的初心,也证明了他的初心。我们常说,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张老师不曾忘记恢复高考、圆梦大学在他人生中的意义和价值,不曾忘记他所接受过的家庭、学校教育。
如今,年过花甲的他依然在追逐新时代的浪潮,依然坚守在教育的第一线,依然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与90后、00后学生们保持即时交流与分享。他的诲人不倦,争先创新,以及“进一步为国家做点什么”的爱国情怀与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尊敬、学习!
学生记者与张祖健老师合影
栏目策划:上海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学生记者: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郑立蓬
选送:新闻传播学院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