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   |  校历   |  邮箱


褚凤灵:扎根社区逾十载,助力后勤育人才
                                         ——访上海大学后勤保障部公寓办文化建设主管褚凤灵

来源: 党委教师工作部       文章发表日期:2020-4-27

高校学生公寓是青年学子日常起居的场所,也是课堂外人与人互相交流思想、交流情感的地方。学生公寓成为高校立德树人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学校后勤保障部公寓办文化建设主管褚凤灵老师,希望通过她的工作日常,让我们了解学生社区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理念,默默保障和助力学校“双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故事。

我校学生社区共有73幢学生公寓,分布在宝山、嘉定、延长三个校区的五个生活园区中,为3万余名学生提供住宿。学生社区始终坚持“六位一体”的功能体系,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温暖、有意义”的和谐园区与成长家园。“安全、温暖、有意义”这三个词印在每一个社区人的心中。

褚凤灵自2009年我校硕士毕业后就进入社区管理部工作,至今已有10个年头。学生社区是我校基层部门,其工作内容具体且繁杂。作为第一批进入学生社区工作的研究生,面对琐碎繁杂的社区事务,她没有抱怨;面对周围人的不解,她没有退缩,而是在领导及同事们支持下,坚守自己的信念,脚踏实地地工作。在慈善公益、社区文化建设和园区管理沟通协调等方面,敢于担当、乐于奉献,赢得领导和同事们的肯定。她先后获得上海大学“感动人物”、“优秀青年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市高校后勤“绿叶奖”等荣誉称号,她负责的慈善爱心屋也获得2012年“上海市五四奖章集体”、2015年上海市教卫党委精神文明十佳好人好事、2018年上海市慈善之星等荣誉称号。

爱岗奉献,做奋战一线的坚守者

“园区无小事,24小时手机在线”这是所有社区人的工作常态。2014年以来,褚凤灵老师兼任学生社区新世纪区域主管,负责新世纪园区的日常协调和管理工作。“如何给学生营造一个安全、温暖、有意义的和谐园区与成长家园”是她和她的同事们一直探索和奋斗的工作目标。面对新世纪园区41个门栋,近6000名住宿学生以及60余名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褚凤灵主动思索,自我加压。她深入一线,坚持每日的巡楼督导,每周的安全检查,每月的24小时值班,倾听住宿学生的建议和诉求。突发状况时,她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协助解决。

2019年2月,原属上海市教育发展有限公司的新世纪公寓划转我校。作为新世纪的区域主管,她在领导支持和同事帮助下,勇于担当,协助学校房产、保卫、国资、物业等部门做好资产移交及后续管理等各项工作。面对突发情况,她果断干练、积极应对,在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起努力下,确保新世纪过渡期间各项工作不断、不乱,正常有序,平稳过渡。

“奋斗不只是响亮的口号,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精神。”每年面对5000余人次的搬迁和4000多人的迎新工作,在领导的统筹安排指导下,褚凤灵主动和同事们一遍一遍地讨论方案细节,连续几天休息4-5个小时是常事;搬迁期间,她总是坚持到达搬迁现场。暑期迎新,她与领导、同事们一起冒着似火骄阳,逐个楼幢的检查准备工作,从房间清扫、代购品安放,再到园区美化、导览图的设计、宣传品设计,她都事无巨细,样样落实到位。社区的十年时光,她几乎没有休息过一个暑假。在她心中,每一名新生脸上新奇而满足的笑容,即是这园区阳光下最美好的回报。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帮助学生,她在领导支持下学习心理学知识,考取注册心理咨询师,每周坚持在园区朋辈工作室从事有关咨询谈心工作。员工有情绪了,她耐心开导;学生闹矛盾了,她尽力协调。她说,员工快乐工作,学生健康成长,是她最大的工作乐趣。

勇于创新,做社区文化的传播者

2013年,褚凤灵担任学生社区文化建设主管工作。在社区领导的精心指导下,将原有上海大学独特的园区文化精炼成 “寝室文化、楼幢文化、亲情文化、慈善文化”四大园区文化。充分调动学生组织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入挖掘寝室故事,开展了深受学生喜爱的“特色寝室小报”、“最in全家福”、“最个性室徽”、“最温暖室歌”等活动。同时紧跟90后、00后学生的步伐,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资源,广泛宣传社区文化。

作为“学生社区管理部”公众号的责任主编,褚凤灵在信息发布上,一方面推送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社区安全、学生行为养成等内容;另一方面也将社区文化、社区典型等优秀内容通过公众号宣扬出去,在学生中增强影响力。褚凤灵说:“社区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它就如一颗种子一样,在每一个住宿学生心中慢慢生根发芽。”

2015年,上海大学学生公寓开展“六T” 实务管理的创建和申报工作。褚凤灵勇挑重担、全身心投入,不顾自己脚扭伤的伤痛,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一瘸一拐地多次走进五个园区的“六T”试点楼幢。四年来,在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努力下,上海大学先后完成了39幢公寓楼的达标创建工作。其中22幢公寓楼获得上海市公寓六T“五星示范公寓”的好成绩,在创建达标楼幢数量和五星示范楼幢数量上都位居上海市前列。

亲力亲为,做慈善公益的践行者

我校有不少来自贫困地区的学子,处于人生道路的起步阶段,在学习、生活方面往往会遇到各种困难和苦恼,需要学校及时伸出援手,给学生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作为爱心屋的指导老师,在领导指导和同事支持下,褚凤灵积极拓展高校帮困助学渠道,在物资帮困、人文关怀、慈善公益等领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她身体力行,周末与学生们一起参与各类慈善活动。除常规的义卖、募捐和爱心屋常规项目外,还带学生们拓展和延伸敬老院、阳光之家、义务家教、走进爱心人士、免费洗衣房、大城小爱24小时自助点等项目。为给孩子们争取到更多的免费申领的书籍,她不顾垃圾房内空间小,气味刺鼻,率先带头,走进垃圾房将教材一本本的挑选、暴晒、消毒、归类,任凭汗水一次次地浸湿衣衫。

褚凤灵带领团队开展“慈善爱心涂鸦跑”、“慈善公益徒步行”、“慈善快闪”等活动,让广大学生在慈善和公益的文化氛围下,互帮互助,感受奉献的力量,潜移默化中感受上大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正是这样的努力和表率,爱心屋14年来流通书籍100000余册,50000余人次的同学免费申领过各类生活学习用品,累计义工服务时间超过100000小时。上海大学慈善爱心屋累计发放回家路费200万余元,资助了2万余名学子的回家路费。

慈善爱心屋帮困助学平台,不仅给广大贫困生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让广大学子收获了知识、锻炼了能力、提高了素质、增强了自信,还进一步激发起了他们强烈的感恩和回馈社会的热情。同时也在校园里形成了慈善助学献爱心的氛围,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途径和载体上的创新。

心怀感恩,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在成长的路上,褚凤灵常怀感恩之心,永葆进取之情。作为一名奋战在基层的工作者,她和同事们常常放弃休息时间,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时间,选择与在校学生一起度过,做学生和员工的知心人,做一线工作的热心人,用默默无闻的付出,换来园区的秩序井然。作为本校培养的一名80后青年教职工,褚凤灵踏实学习,勤勉工作,肯钻研、勤思考,她积极参与多项市级、校级的课题,有多篇文章在杂志及校报上发表。

一流城市孕育一流教育,一流教育成就一流城市。教育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承载着每一个家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承载着学校广大教职员工的职业理想。以褚凤灵老师为代表的一批批社区青年员工,自觉将小我融入学校大发展中,扎根园区不断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节约意识和保障意识,积极工作,为学校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作出自己的努力。

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温暖、有意义的和谐园区与成长家园,社区人一直在路上......

栏目策划:上海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学生记者: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钱凯

选送:后勤保障部党委

@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