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   |  校历   |  邮箱


从上海美校到上大美院(1959—1993)
——摘录自《足迹:从上海美校到上大美院》
一、画院中诞生的美校
新中国之初,随着体制鼎革,在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中,上海许多学校或是停办,或是合并、迁移,如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与苏州美专及山东大学艺术系合并成立华东艺专(即现南京艺术学院的前身),该校因校址不敷而迁离上海,于是上海高等美术教育出现了长达七年的空白,抗战前一度办得如火如荼的上海美术教育暂时转入沉寂。然而,社会上美术人才的匮乏,以应对社会需求、填补空白为目的的业余的群众性美术教育还保持一定的活力。
20世纪50年代初,经过高校调整,我国美术界著名人士大多安排在高校,主要是北京的中央美术学院及其在杭州的华东分院和沈阳的鲁迅艺术学院。当时主导美术的观念是以人物为主的创作,绘画上强调历史画、故事画、人物画,这导致教学上实行西方学院式训练,强调"素描为一切造型艺术之基础"。于是那些没经过科班训练、缺少素描基础和人物写生能力的国画家被边缘化,备受冷落。这一情况引起国画家的反弹并反映到中央政府。为维护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1956年6月1日,根据毛泽东主席提议,周恩来总理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在北京、上海两地各建立一个中国画院的设想,目的是培养中国画画家。当时文化部制定的纲领是:"继承中国古典包括民间绘画艺术的优秀传统,并且使它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画院的具体任务是繁荣中国画创作,培养中国画的专门人才,并对中国画作理论的探讨,及负责院外中国画创作的推动和辅导工作。"这意味着画院也须承担教育的责任。同年10月30日,《人民日报》还发表社论《发展国画艺术》,指出:"不久以前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画院,大力提倡国画创作和培养国画人才,这一措施为国画工作提供了新的条件,国画家为之欢欣鼓舞。"这对于没有美术教育机构的上海可谓雪中送炭,对上海的国画家们来说,也是他们共同的心愿。
从此以后,新中国美术教育和创作的机构大致分属学院和画院两大系统。如果说,学院表现为与教学、研究互动,通过教学和研究带动创作,那么,画院表现为与社会大众互动,通过创作和研究推动社会教育。此后南京、广州等地也建立了中国画院,以后上海成立的油画雕塑院,属于画院体制的进一步发展,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书画。
当时社会对美术,尤其是"年连宣"的需求非常迫切,而上海又没有一个专业机构或学校可以承担起培养创作人才的重任,填补上海专门美术院校的空白被提上议事日程。于是,筹备中的上海中国画院承担起这一责任,1959年3月,成立了一所"学馆",即"附设中等美术学校"。这是刘海粟的上海美专调整外迁七年之后,新上海的第一所专业美术学校,许多已经成名的大师都加盟进来,如颜文樑、吴大羽、周碧初、张充仁、江寒汀、唐云、俞云阶、蔡振华等,成为当时教学的骨干力量。上海中国画院正式成立于1960年,陈毅市长还亲自为上海中国画院题名。当时有69位画家成为画院画师。每位画师都拥有一定的创作空间,也肩负起培养学生的任务。而1959年9月,据北京中国画院院长陈半丁"美术教育应与画院分离"的建议,该校改名为"上海市美术学校",脱离了画院。从此这所从画院中分娩出来的学校开始了坎坷的历程。
二、从美校到美专(1959—1962)
1959年3月5日,上海中国画院(筹)附设中等美术学校正式成立,校址在淮海路中路1413号原鸿英图书馆二楼。首批学生60名,经过严格挑选,素质很高,他们中有的已具备相当的艺术基础,有的还多才多艺,其中有邱瑞敏、夏葆元、魏景山、金纪发、杨正新、严国基等,魏景山就是个小提琴手。按照"美术教育应与画院分离"的思路,上海文化局党组经市宣传部批准,于1959年5月28日发文高教局,明确"上海中国画院所附设的中等美术学校,已报请市委宣传部批准改组为上海市美术学校,学校性质与一般中等专业学校相同"。当年暑假后,校址迁往华山路1448号幸福村,正式挂牌"上海市美术学校"。

淮海中路1413号原鸿英图书馆,1959年3月上海中国画院(筹)附设中等美术学校在此开学

1959年6月5日,学校召开会议,探讨了学校性质、培养目标、分设科系、课程设置以及学制等关键问题。学校的宗旨是培养群众美术干部后备人才。具体培养对象是:上海文化系统所属文化馆、俱乐部群众美术干部;本市轻工业生产部门染织纹样和产品包装设计从业人员;中小学美术教师;高等美术院校(国画院)后备生。教学上分为三科:国画、绘画、工艺美术。国画、绘画科的办学目的是培养"一长多会"的美术人才。办学之初,由于附设在画院内,课程设置以中国画为主,包括素描、色彩、速写、文艺理论、透视学、人体解剖学。专业课教师来自当时社会名家:唐云、江寒汀、丁浩、颜文樑、张充仁、陆抑非、程十发等。文化课教师则来自文化局。上海市美术学校的运作走上轨道后,各界全力投入高等美术院校的筹备过程。上海市对此十分重视,并成立十人筹备委员会,下设七人筹备工作组。除了从上海中国画院、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美术设计公司及外地专业院校调配专业教师外,张充仁、吴大羽、周碧初等知名艺术家也来校任教。
由于当时市委书记、宣传部长石西民认为学校初办,称高校尚不成熟,提议暂时叫"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1960年9月,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移址陕西北路500号,成为解放后上海第一所正规高等美术院校。首届本科开设中国画、油画、雕塑、工艺美术四个系,除招收本科生外,又招两年制预科共四个班。由此,学校虽然学制仍旧按照原定的四年本科不变(1961年9月,经市委书记、宣传部批准,本科学制由四年改为五年),却暂时成为一所培养本科生的"专科"学校。
随着事业发展,学校师资逐渐壮大,汇集了一大批有影响的名师执教。其中,油画系有涂克、吴大羽、周碧初、俞云阶、张隆基等;国画系有江寒汀、郑慕康、应野平、俞子才、乔木等;雕塑系有张充仁、李枫、王大进、徐勇良等;工艺美术系有丁浩、徐行、张雪父、陆光仪等;预科与老中专有哈定、孟光、许力民、何志强、李咏森、邵靓云、黄俊基等。沈之瑜任美专副校长主持工作,借鉴延安抗大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作为校训。当时学校教学安排比较灵活,除油画系、雕塑系相对固定外,可以根据教师的特长,统筹安排,很多教师并未严格按照所属科、系授课,如预科的国画课由国画系教师任教。与此同时,学校还经常聘请程十发、方增先、贺友直、赵延年等专家、学者开设讲座、作专题报告,组织学生定期观摩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市戏曲学校、上海市舞蹈学校等挂钩兄弟学校的实习演出,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学校坚持基本功训练,教学成果斐然,第一届教学成绩汇报展览会于1961年8月5日—20日在上海美术展览馆举行。这是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成立以来第一次面向社会的成果展示。共展出了师生作品338件,其中本科、预科一年级、中专三年级学生作品285件,教师作品53件。展览吸引观众数高达27610人次,获得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在学校组织的家长、美术界和工艺美术界同仁以及中学美术教师代表的座谈会上,大家对美专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同时针对作品题材、表现手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意见。
从1962年2月毕业的60名老中专学生的去向来看,学校为上海舞台美术设计领域输送了一支骨干力量,有28位被输送到上海戏剧学院舞美专修班培训,以后大多被分配到各文艺团体工作。美校的毕业生,不少人后来成为国内画坛中坚,还有些人享誉海外。
三、美专、美训班、美校三校并存(1962—1965)
1962年,学校搬迁到梵皇渡路(现万航渡路)1575号原圣约翰大学旧址。同年,中央决定"关、停、并、转""大跃进"时期新办的学校。后经上海市委出面交涉,国务院作出"办完为止"的决定。校长陈明与教务处主任励俊年在北京召开的艺术院校工作会议上,极力争取领导对上海美专继续办学的支持。后经过市文化局、高教局研究,1962年底批准了学校开设"上海市美术训练班"的办学方案。第二年中考后,按市文化局要求,学校以"上海市美术学校"名义,以工艺美术方向为培养目标,内部招收20名中专生。于是,出现了上海美术专科、美训班、上海美校三校并存的局面。

1962年,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搬迁至"韬奋楼"(原上海圣约翰大学钟楼)

三校并存时期,学校组织了一系列重要活动。1963年7月14日,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预科学生毕业汇报展览会"。这是美专第一届、也是唯一一届预科毕业生的汇报展览。此后,100名预科毕业生,一部分被输送至上海轻工业学校,一部分到纺织学校,余下18名同学进入成立的油画、雕塑、工艺美术三个训练班继续学习。1964年,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雕塑展",这是上海市首次雕塑艺术展览,展出了五十余件师生作品。暑假,学校与浙江美院附中联合招收21名中专生,同时组织师生接受"社会主义教育",并深入生活,积累创作素材。1965年9月16日,在中山公园展览厅举办"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1960年级毕业创作展览",展出工艺美术系65名学生的86件作品,其中包括油画、国画、雕塑,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学校有一批富有办学经验的干部,敬业乐道、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教师,如沈之瑜、涂克、孟光、张充仁等,不但对学生进行严格的专业训练,而且安排他们下厂下乡,体验生活,组织他们观摩影剧,接受多方面的熏陶,使学生得到完整的艺术教育。由于拥有孟光这样的素描、写生高手,和出自"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的俞云阶,学校在人物画训练方面成绩最为出色,突破了以前上海画家不擅人物的局限。学校的发展是坎坷的,根据国务院"办完为止"的精神,1965年7月,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唯一一届本科生毕业,就意味着"上海美专"的解散。上海市有关部门为保存学校这支美术骨干队伍,组建了"上海市油画雕塑创作室",这在全国属于首创,于是顺理成章,学校油画系、雕塑系教师全部转入创作室。"美专"毕业生除去几位留在"上海市美术学校"任教外,其余被分别分配到上海中国画院、油雕室以及出版、外贸、轻工、纺织、二轻等单位。1965年8月,学校以"上海市美术学校"和"上海市工艺美术训练班"的名义得以继续存活,被划归轻工业局管理,校址随即迁至漕溪北路502号上海市轻工业局干部学校内(土山湾孤儿院旧址)。
上海画院"学馆"(老中专)和60年代的本科、预科阶段,主要是围绕以国画、油画、雕塑和工艺美术方面的内容进行教学。著名海派国画家唐云,油画家吴大羽、周碧初、俞云阶,雕塑家张充仁和工艺美术家丁浩,分别负责起国画、油画、雕塑和工艺美术学科的教学。上海美专的国画系主任—唐云,当时兼任中国美协理事及上海美协展览部主任、上海中国画院业务室主任。他在美专学生身上倾注了大量心血,不仅为穷困中的学生提供笔墨纸砚,而且为了因材施教,常常将自己教学用的画稿作为示范送给学生。
四、"文革"时期的上海美校(1966—1976)
1965年底,学校搬入上海市轻工业局干部学校后,因两所学校的性质及业务不同,对外仍是两块牌子,但行政管理机构却变成一套班子,只是为方便管理,仍各自设立教务处、教研组,而政治、语文、哲学等公共课程则合并教学。十年浩劫开始,学校也陷入困境。即便如此,仍有许多热爱艺术的师生,悄悄地坚持训练。此外,工厂、农村、机关、学校等对毛主席画像、政治宣传画需求量的大增,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练习绘画的机会。学校为此举办多届为期两个月的"宝像学习班",教授打格子放大画像等基本技法。毕业生的分配工作也因"文革"而拖延到1969年。工艺美术训练班、1963级"美校"中专班毕业生全部被分配到轻工业局下属工厂;1964级中专班一部分被分配到"小三线"工厂,部分到农村插队,少数参军入伍;1965级大部分被分配到"小三线"工厂,少部分参军。至此,学校仅剩教职员工,又一次面临解散。1970年再度搬迁,移址天津路414号一幢老式里弄房子。
学校为求自保和发展,审时度势,与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合办了"工农兵美术创作学习班",一共办了六期,时间是1970—1976年,1975年后由上海美校单独主持。此外,"工艺美术学习班"也是在这个历史大背景下,为满足社会需要而开设。这两个学习班使上海市美术学校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得以继续办学。
十年"文革",学校几度临危,又因为根据当时政策,学校只能从分配到轻工业局技校的应届中学生中挑选学生,学生美术水平参差不齐,美术基础整体水平有所下降。然而,学校依然鼓励学生全面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学生中还是涌现出了一批优秀人才,有的至今仍活跃在美术创作和工艺设计第一线。

五、复苏时期的上海美校(1977—1982)
"文革"结束后,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美校从轻工局各附属技校学生中,经专业考试与体检,招收了25名新生。次年,美校首度面向社会公开招生,从780余名考生中录取了26名,堪称"文革"以来所招学生中美术基础最好的一届。这届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迅速成长、成才。毕业后,他们活跃于国内外美术界和工艺美术界。1981年7月18日,上海展览馆东大厅隆重举办"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上海市美术学校毕业生及校友作品展览",作为"文革"后学校第一次面向社会展示自己的面貌。展览在社会上反响热烈,通过书报杂志等媒体的报道,备受各界关注。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画系师生合影(左起陈家泠、孙小平、顾炳鑫、陈蕾、汪大伟)

1981年工艺班部分同学在富春江(严伟成、夏忠耀、莫游、张景林、陈雷)

20世纪80年代,工艺、绘画专业再次招生时,学校已形成一支由张雪父担任领导,应野平、俞子才、孟光、乔木、陈家泠、凌启宁、顾公度、周豹健、胡丹苓、郭力等人为骨干的教师队伍。
六、上海大学美术学院(1983—1993) 
1983年,上海市委作出决定,以上海美专、上海美校为基础,并从其他院校、美术出版社、油雕院等单位抽调部分教学骨干,建立美术学院,将之并入上海大学,定名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同年,上海市美术学校1980级工艺美术班学生以"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筹)"的名义参加"华东地区包装设计大奖赛",引起社会关注。9月21日至10月2日,上海展览馆东大厅挂名"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筹)"举办美术作品展,传递了新学校的信息,沪上各界知名人士亲临参观。年底,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正式成立。
 

1994年5月,新上海大学组建,上图为上海大学原校长钱伟长与美术学院教师交谈

1984年,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班子建立,孟宪勤、史嘉秀分别任党委正、副书记,任意担任副院长,上海市政府任命李天祥教授为院长,张自申为副院长。在新班子带领下,美院开始逐渐丰富、完善自身的教学体系。老一辈美术家开始在艺术教育天地放开手脚,施展才华,任意、顾炳鑫、廖炯模、韩和平等美术家的加入更加充实了美院的教学队伍。美院下设工艺美术系,附设陶瓷设计与研究中心,还有油画系、国画系、雕塑系。次年招收本科生。1986年,工艺美术系更名为美术设计系(包括商业美术设计和室内装潢设计),这是上海地区最早设立的设计艺术学本科学位点,引进"设计"概念,组织了包括设计素描、三大构成、设计概论在内的新的课程体系,并邀请来自中央工艺美院、日本筑波大学、无锡轻工业学院的专家来院讲学,成立了当时上海高校第一个产品设计实验工作室。除了在上海市范围招收室内设计、工业造型设计专业学生外,还面向国内边远地区招收研修班成员,来自甘肃、宁夏、内蒙古、新疆等地区的学员学成之后,充实了当地的设计教育力量。1988年,为满足社会对美术人才的迫切需要,学院成立成教处,次年改为夜大学,作为业余美术教育机构,培养了不少优秀人才。设计系敏锐地感受到时代的巨变,在教学改革和科研创新方面作出了响应。1991年,美院通过上海市高教局组织的本科教育评估。1992年,设计系又建立动画专业方向,随即筹建动画设计工作室。同年,被市领导赞誉为"上海艺术设计的摇篮"。1993年,国画系首次招收美术史论专业方向学生,由徐建融主持该专业的学科建设工作。至此,作为一个多学科综合性的高等美术教育机构,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已初具规模。

@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